【观点】80%的能力问题 ,其实都是态度问题:每次差不多 ,最终差一生
发布日期: 2020-11-16 来源: wblsycpzzjd.com
前段时间读老干妈的媒体报道,读到一段细节 ,令我感触颇深。
很多老干妈的粉丝反映 ,自从创始人陶华碧退休 ,老干妈就不如从前好吃了 。
怎么回事呢 ?
原来 ,陶华碧执掌老干妈20多年来 ,从来用的都是贵州农村特有的辣椒 ,贵州辣椒味道好 ,吃起来辣 ,但是价格却贵 。
儿子接任经营后 ,他觉得辣椒都差不多,用哪里的区别不大 。为了降低成本 ,就把贵州辣椒换成了河南辣椒。
结果用河南辣椒制作出来的辣酱 ,马上就被粉丝尝出来了口感不对,销量逐年下滑 。
老干妈赶紧又换回了贵州辣椒 ,这才挽救了品牌 。
人生啊 ,就像老干妈里的辣椒一样 ,看着差不多 ,其实差很多 。
一个人的人生
往往毁在“差不多”
稻盛和夫说过一句话:浑浑噩噩的人和认真生活的人 ,他们千差万别 。
看着差不多 ,往往差很多 。
节前我的前同事跟我联系,说十大网赌正规信誉排名之前部门元老程哥被人力辞退了。
起因是部门有个二季度重点项目 ,交给了他负责 。项目收尾时 ,甲方发现他提交的结项报告里 ,有好几处的基础数据都没对上 。打电话问她怎么回事 ,他说数据是网上查的 ,不知道来源 ,不过看大家都引用了 ,应该差不多 。
甲方一听急了 ,那些数据乍一看无所谓 ,但是会左右整个项目调研结论。基础数据没有权威来源 ,整个项目结论就不可靠 。
失之毫厘 ,差之千里 。他们已经来不及全盘推翻验证 ,只好把事情捅到了高层 。
于是 ,程哥就被辞退了 。
作为部门元老,他本来工作上稍微多用点心思 ,也能混上中层干部 。现在一朝被辞 ,根本找不到下家了,前途渺茫 。说是职业被毁,都不为过。
前同事说起这事儿时 ,百般无奈:“他要是一开始就认真一点 ,也不至于出这么大的纰漏。”
原来 ,项目刚进行了几个星期,他就犯过不少小错误 。
让他提交的财务子表 ,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细节毛病 。他说:差不多就行了 ,哪能看那么仔细?
甲方要审查材料 ,他随便搜刮一通 ,发给甲方一大堆有的没的信息 。他说:差不多就行了,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看?
一件一件事做下来 ,他给甲方留下了不专业的印象 ,也断送了自己的工作 。
程哥最后被辞退 ,不是天降横祸 ,而是他前面一次次的“差不多” ,积压成的“差太多” 。
假期我在家读书 ,还读到一个著名人物的故事 。
小时候帮家里买糖 ,他说:“红糖白糖都是糖 ,差不多。”
上学时学中国地图 ,他说:“陕西山西都不远 ,差不多 。”
后来他去银行实习 ,十写成千,千写成十 。别人说他 ,他还笑嘻嘻道:“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 ,差不多嘛 !”
有一天 ,他得了急病 ,赶快叫家人去请医生。人医没请来 ,只请来了兽医 。
他心里想道:“好在医生都差不多 ,让他试试看吧 。”
结果兽医治不好他的病 ,他一命呜呼了 。
这个人 ,就是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 。
胡适先生说:你一定见过他,一定听别人谈起过他 。差不多先生的名字 ,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。
上学时 ,差不多得了……
找工作时 ,差不多得了……
做事时 ,差不多得了……
找对象,差不多得了……
到了结婚年龄,差不多得了......
一辈子 ,也差不多得了 。
一旦你选择了将就,你的人生就不讲究。
一个人的人生 ,就像差不多先生一样 ,往往就毁在凡事只求差不多 。凡事只求差不多 ,你的人生就会和别人差很多。
人与人之间的距离
差之毫厘 ,失之千里
我曾经在一家公司做网络线路采购 。
十大网投平台信誉排行榜的线路采购合同里 ,有一项可用性标准 ,它决定了用户使用网络的稳定性 。有的服务商保证99.99%的可用性 ,有的只能保证99% 。
99.99%和99%的线路 ,可用性虽然差的都不到1% ,但价格却差好几倍 。
99.99%的线路可用率,也就是说累计使用线路一万个小时里 ,9999小时都要保证可用 ,只有1个小时可能出现故障 。
99%的线路可用率 ,也就是说累计使用线路一万个小时里 ,9900小时都要保证可用,还有100个小时不能保证 。
1个小时 vs 100小时 ,只是99个小时的差别而已。差不多嘛 !
但是你知道吗 ?对于追求极致网络稳定性的游戏厂商来说 ,它带来的结果天差地别 。
如果一家游戏厂商为了节省采购成本 ,租用了一条可用性99%的云线路,它比一条99.99%的线路多出来的故障,将会导致游戏商损失无数用户 ,损失千万收入也不在话下 。
差的那0.99%,看着差不多 ,其实差太多。
一开始差不多的两个人,一个抱着差不多的心态 ,做完了差不多的事情 ,得到60分的结果。
另外一个 ,对自己要求高那么一点 ,做得再好那么一点 ,得到70分的结果 。
下一次老板派一项重要的活 ,如果只能派给一个人 ,那大概率会选第二个70分的人。
第二个人就比第一个人多得到一个机会。
多得到的这个机会 ,就给他增加了多锻炼的能力和经验 。
而这多出来的经验 ,就又能给他带来更多的机会 、资源 、能力和经验。
良性循环就此开始 。
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,资源 、机会 、能力 、经验……会像滚雪球一样 ,不断累积放大 ,形成增强回路。
假以时日,两个人就已经不是一个级别的人了 ,而是普通人和高手的差别了 。
再小的量变 ,也会带来质变 。
再差不多的距离 ,假以时日 ,也会形成指数型差距 。
强者愈强 ,弱者愈弱 。
一开始看着差不多的距离 ,付诸点滴行动 ,拉长到一生的时间维度看 ,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 。
就像两条铁轨 ,在出发点时 ,差不多是并行的,但是行进百里千里之后 ,就已经是天南地北的差距了 。
你只管认真,终有一天 ,会变成他人的望尘莫及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