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观点】为什么“熵增理论”让好多人一下就顿悟了?
发布日期: 2020-11-02 来源: wblsycpzzjd.com
注册信誉最好的网投平台咨询的营销顾问认为真的学习技巧 ,就是熵高到熵低的过程。思维之熵 ,就是把无序 、碎片化的知识通过框架有序的输入 。其实 ,当一个人的知识储备足够大时 ,思维自然就融会贯通了 ,希望你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意识框架 ,高质量地思考 。
经常有读者问我 ,说:
为什么向您请教一个问题 ,您总能很快指出在哪篇文章里面提到过 ,是因为您的记忆力特别好吗 ?
其实不是的 。更重要的原因是:如果你经过系统训练 ,有意识地去获取知识的话 ,是应该能够把知识联系起来 ,连成一张网的。
那么 ,对你而言 ,每一个知识点,无非都是这张网里面的一个局部 。面对任何一个知识点,你都可以知道“它在哪儿” ,然后循着路径去找到它 ,并牵引出它的来龙去脉 、前因后果 。
很有趣的是 ,这恰好跟物理学里的一个概念是对应的:熵 。
什么是熵?简单来说 ,就是无序程度的度量 。熵越高 ,表示一个系统越混乱 、越无序 、越不确定 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:把一句话拆成十几个词 ,它们彼此组合起来可以有几十种可能性 ,那么它们的无序程度就很高 。
但把它们组合成一个句子 ,就只能表达一个意思 ,那么这个句子的无序程度就非常低 ,而确定性就提高了 。
比如:“小明” 、“小红” 、“喜欢” ,这3个词就有两种可能性:究竟是小明喜欢小红 ,还是小红喜欢小明?
但如果全球信誉最好的网投平台把它变成“小明喜欢小红” ,从词语变成句子 ,它的表意就非常明确了 。
在这个例子中 ,前者就是一个高熵的状态,而后者就是一个低熵的状态 。
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十大网投平台信誉排行榜:一个孤立系统 ,总是倾向于由低熵状态向高熵状态演化 。
因为高熵状态从概率上是“更可能”出现的 ,而低熵状态是“更不可能”出现的 。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“熵增”定律 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:一个房间,正常情况下 ,如果不去收拾它 ,它一定会随着时间推移 ,变得越来越乱 、越来越脏,这就是一个高熵的混乱状态 。
那如何让它变成低熵的有序状态呢 ?热力学告诉澳门电子城官方网站 ,这就需要进行能量的交换 ,亦即对这个孤立系统注入能量 。
在这个例子里 ,就是需要你主动地去收拾它 、整理它,亦即注入你的时间 、精力,才能使它进行“熵减”—— 由高熵的无序状态 ,回到低熵的有序状态 。
生命其实也是如此 。
我曾提及过一句话:“绝对的自由也许意味着无序 ,亦即无限的可能性 。但生命作为熵减的有序体,这本质上就是互相对立的 。”
有些同学表示不理解 。其实是这样: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?
如果十大网投平台信誉排行榜把生命看作一个系统 ,那么它就是通过摄取能量,把外界无序的、混乱的信息 ,转变为自身内部有序的信息 ,这么一个过程 。
这就是“熵减的有序体” 。
以十大网投平台信誉排行榜为例:你每一天都在成长 ,那么你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?
你通过进食获取能量 ,这些能量在基因的指导下被转化为蛋白质,用来构建和修复你的组织 。
你和外界产生交互 ,这些讯息通过大脑的记忆活动被筛选出来 、沉淀下来 ,形成你的记忆 。
乃至于你产生一个想法 ,都是因为大脑皮层中160亿个神经元在放电 ,从而把各种感官信息 、心理表征和记忆印记整合起来 ,组合成一个统一的、整体的 、有序的“意识”……
这些 ,都是从无序到有序的“熵减”过程 。
可以说:成长的过程,就是十大网投平台信誉排行榜不断汲取外界的能量,让自己从“更加无序”变得“更加有序”的过程 。
当然 ,这篇文章并不是科普文 ,所以关于熵的内容 ,就不讲太多了。大家对此有一个概念就好。
我主要想说的是:十大网投平台信誉排行榜的思维 ,其实也是一样的 。
有效学习:
先构建框架,再去学习
什么意思呢 ?
十大网赌正规信誉排名每一天 ,都在从外界摄入信息 。这些信息可能来自各种渠道 ,表达不同的内容 ,激发你不同的思考……
它们本质上是无序的,都是一块块信息碎片 ,彼此之间可以有无数种组合的可能性 。这是一种高熵的状态 。
但大脑是无法处理高熵状态的 。因为高熵状态的可能性(在物理学里面,叫做“相空间”)非常多。
这就意味着 ,大脑不得不花费许许多多资源,来储存它们 。
所以 ,如何才能把摄入的信息化为己用 ,让自己能够记住 、理解和用上 ?最本质的做法 ,其实就是把这些信息 ,从高熵的无序状态 ,转化为低熵的有序状态 。
我在很多文章里都提过一对对立的概念:“碎片化”和“体系化” 。它们背后的本质 ,其实就是“高熵无序”和“低熵有序” 。
所以 ,什么叫做碎片化信息 ?不是说你从微博 、知乎 、公众号看到的内容就一定碎片化 。
你读书、听课得来的内容就一定体系化 ,它最核心的点是:当这些信息进入你的大脑里面 ,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被你所编码和储存的 。
你孤立地 、碎片地去记忆它们 ,那就是碎片化的 。
反之 ,你能够把它们串联成一个体系 ,彼此之间建立联系 ,让知识连成一张网 ,那就是体系化 。
只有后者 ,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,也是能够持久记住 、理解和应用的学习方式。
所以,我在很多文章里面 ,都会强调一个观点:一定要构建框架,再去学习 。
为什么这样说呢 ?框架的本质是什么 ?就是元素与元素的某种固定的结合方式 。
当你对某个领域有了一个基本框架 ,你就相当于有了一张地图 。你会知道:
这个知识点应该放在哪儿 ?
这个知识点又应该放在哪儿 ?
它跟前一个知识点之间有什么关系?
……
这就像前面所说的:把无序的“词” ,组合成了有序的“句子” 。在这种情况下 ,你所吸收的知识,才能真正成为你的积累 ,形成你的思维之网 。
框架可以自上而下
也可以自下而上
很多朋友对此也许会有两个疑问 。
第一,有些人会觉得:要对一个领域搭框架 ,是不是要很熟悉它才行 ?那当我还不熟悉它的时候,应该怎样去搭框架呢 ?
其实 ,框架可以自上而下 ,也可以自下而上 。
举个例子:
我平时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 ,可能会接触到很多关于“意识”的知识点 。比如:
“科学家一度认为屏状体是意识所在的区域”
“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:IIT 理论”
“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:GWT 理论”
“人工智能可以拥有意识吗 ?”
“IIT 和泛心论”
……
这些知识点零散在存放在大脑中 ,那么它们就是碎片化的 。但是 ,我可以把它们整合起来 ,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 ,像这样:
意识的定义:
……
意识的两大流派:
“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:IIT 理论”
“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:GWT 理论”
意识研究的最新进展:
……
关于意识的研究史(已被推翻):“科学家一度认为屏状体是意识所在的区域”
其他学科对意识的探讨:
哲学:“IIT 和泛心论”
人工智能:“人工智能可以拥有意识吗 ?”
……
那么 ,这就是一个关于“意识”的整体框架 。有了这个框架,我就会知道 ,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应该放在哪儿 。
同样 ,如果以后获取到了新的知识点 ,我也会知道:它可以放在哪儿 ,可以如何跟其他知识点构建联系 。
当我需要从大脑中提取“意识”的相关内容时,我就从这个框架里面去找就好了 。
比起我需要费劲地去回想“我看过哪些跟意识有关的知识点 ?” ,这种做法更加轻松 、方便 、毫不费力 。
第二 ,有些朋友可能会问:那框架搭错了怎么办 ?
这压根不是一个问题 。搭框架又不是考试答题 ,更不是盖摩天大楼 ,搭错了,改就好了呀 。
当你发现“框架搭错了”时 ,一定是发现了有一些知识点 ,跟目前的框架是不相容的 ,没办法放到一起 。
那这个时候 ,就不妨结合这些新的知识点 ,来修补和改善原有的框架 ,把它们融合进来。
实际上 ,当遇到这种情况时 ,你应该感到开心 。为什么?因为这就是认知升级的机会 。知识点的获取和更新不是认知升级 ,知识框架的更新迭代才是 。
所以 ,我一直说:要保持思维的开放性。
什么叫开放性?就是始终不排除“如果我错了 ,会怎么样 ?” ,始终让自己的知识框架保持生命力 ,不断迭代 。
十大网赌正规信誉排名会看到:有些到了一定年纪的人 ,很容易思维固化 ,活在自己过去的认知里面 ,拒绝去接受世界的新变化 。
这种现象 ,其实就是思维缺乏开放性,知识框架固化了——也就是大脑真正“衰老”的开始。
只要保持开放性 ,就永远不用担心“出错" 。因为澳门电子城官方网站总是可以去修正它 ,让任何外在的冲击 ,都被十大网赌正规信誉排名吸纳进来 ,成为使得系统更加稳健的一环 。
知识框架 ,决定了“我是谁”
思维模型 ,决定了“我会成为谁”
更进一步 ,从框架再往前走 ,就是模型 。
什么是模型 ?其实非常简单:当你遇到许许多多同类型的问题 ,理解和解决它们之后 ,你一定能够从它们中间发现很多共性 。
这些共性整合到一起 ,就可以形成你对新的同类型问题的预判 ,帮助你更好地入手解决 —— 这就是模型 。
模型的作用在于:可以帮助十大网投平台信誉排行榜“合并同类项” ,把相似的问题归类起来,用同一套方式去解决 ,大大地节省澳门电子城游戏网站大全大脑的认知资源 。
最常见的有这么几个:
1 、系统思维模型
把一个事物看作一个整体的系统 ,去思考组成它的各部分元素,各元素之间的联系,以及挪动一个元素时 ,会如何传递给其他元素 ,造成对系统整体的扰动……
2 、循环回路模型
设计一套规则 ,营造一个环境 ,施加一个外力 ,让一个系统能够自己运转起来 ,并通过运转的结果为自己提供动力,不断地循环下去 ,同时产生有效的产出 ;
3 、成长系统模型
通过对问题的暴露和刺激 ,用新模式替代旧模式 ,不断去矫正和训练自己的大脑,让心智世界更接近现实世界 。
诸如此类。
这些模型是怎么来的 ?其实都来自于对生活 、工作 、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的复盘和抽象思考 。大体上 ,有这么几步:
第一步:我遇到的是一个什么问题 ?我如何把它表述出来?
第二步: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?如果把它的具体场景和表象去掉 ,它背后的结构是什么 ?在处理这个问题的过程中,我经历了哪些步骤 ?会遇到哪些障碍 ?
第三步:借由这个问题的解决 ,我能够从中抽象出什么经验 ,为以后的问题提供参考 ?
我之前在文章里提到过“对解决过的问题进行建模” ,指的就是这样 。
这本质上就是一个熵减的过程。如果说框架 ,是把澳门电子城游戏网站大全“已知的知识”变得有序 ,把它们结构化。
那么模型 ,就是对于“已知的问题”和“未知的问题”进行熵减 ,把碎片化的问题 、案例和场景 ,进行抽象的提炼 ,从更高的维度去把它们融为一炉,形成一个更加有序的整体。
它着眼的 ,是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方式 ,是如何识别、理解和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。
所以 ,可以说:一个人的知识框架 ,决定了“我是谁”;而一个人的思维模型 ,决定了“我会成为谁” 。
当然 ,这两者是没有高下之分的 。可以说 ,它们同等重要 。知识框架就像蛋白质 ,构成全球信誉最好的网投平台稳定的自我认知 。
思维模型就像碳水化合物 ,为十大网赌正规信誉排名探索世界提供动力 。它们都是构成十大网赌正规信誉排名有序的 、低熵的大脑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。
你的大脑越高度有序 ,越能够把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到一起 ,形成一个复杂的整体 ,你也就越能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外部的世界,从而让心智世界跟外在世界更好地拟合 。
最后的话
最后 ,分享一个简单有效的 ,可以锻炼大脑 、使得思维更加“有序化”的方法:那就是写作 。
当然 ,这里的写作 ,不仅仅包括文字写作,也包括其他一切形式的输出——比如视频 、音频 ,等等 。
为了方便起见 ,这里以文字写作来泛指一切输出 。
你会发现 ,写作本身 ,就是一个最简单的“熵减”的例子:把大脑中零散的 、无序的思维碎片,整合成一篇高度有序的文章 ,从而把你的想法提炼、浓缩 ,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。
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,因为它会消耗你的脑力(熵减需要消耗能量) 。
但是,也正是因为这个过程 ,十大网赌正规信誉排名才得以把摄入的信息碎片和思维碎片 ,整合成一个整体 ,构建起框架和模型 。
所以 ,我非常建议每一位朋友 ,养成日常写作的习惯 。
不一定要发表 ,不一定要写给别人看 ,也不一定要写得多好 、写得多长 ,哪怕是每天写两三百字 ,只要能够把你脑海中的思维碎片进一步整理 ,都是好的 。
我会把写作分成两大类:写给自己的 ,跟写给别人看的 。后者的确是一门学问 ,需要一定的方法和训练 ,但前者不需要 。
只要你能在这个过程中 ,让自己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清晰 、明确 ,不断地提升大脑的有序性 ,就是理想的 。
所以 ,不用对“写给自己的写作”有太高的要求 ,也不用去买专门的书 、学专门的课程 ,没有必要 ,写就完事了 。
简单分享几个心得 ,希望能给你一些指引 。
每种方式都有入门版和进阶版 。零基础的朋友可以用入门版 ,有一定基础和时间的朋友 ,可以用进阶版 。
1. 事件日记
入门版
今天发生了什么事 ?我看到了什么有趣的新闻?
如何用尽量简短的话 ,描述一下每个事件的梗概 ?
进阶版
对于看到的这个事件 ,正面的立场和论据是什么 ,反面的立场和论据是什么 ?
结合以上两者 ,我是如何看待它的 ?我(暂时)的结论是什么?
这种方式可以锻炼你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,让你对外在世界保持更高程度的敏感 。
另外 ,进阶版同时可以锻炼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 。经常有读者问我:如何培养自己的观点 ?我总觉得我对很多事情都“没有观点”——那么 ,不妨试试这种方式 。
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过:化“碎片认知”为“连续认知” ,去关注一个事件的正反面立场和连续的发展,你才能对它有一个更深入、更全面的认知 。
同样 ,保持这种习惯 ,去理解和探索世界 ,你才能对这个世界,拥有“自己的判断” 。
而不是人云亦云 ,任由自己被别人的观点和立场灌输 、带跑。
2. 知识卡片
入门版
我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点 ?
试着给它起一个名字 ,把它的内容记下来 ,并写上我对它的理解。
如果有条件 ,可以再想一想:它可以放在我知识框架里的哪个位置 ?
进阶版
想象我面对着一个对此毫无了解的人 ,我要如何把这个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讲给他听 ,让他能够理解?
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沉淀自己的信息摄入和加工 。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 ,翻出这些知识卡片 ,你会感到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。
进阶版则更进一步。这种叫做共情式写作 ,它要求你去体会一个人的内心 ,去试着思考和理解“他人” ,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。
一方面,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你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;另一方面 ,它也可以极大地锻炼你的表达能力 。
我自己非常喜欢这种做法 。
比如:前阵子和一位法务朋友聊天 ,有了一些收获 ,我就会想:假如现在我有朋友要开公司 ,我会如何跟他普及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 ?于是 ,写出来 。
最近看到有些人在讨论 MCN 的问题 ,我又会想:如果有朋友问我相关的问题 ,我要怎样向他科普 ?于是 ,写下来。
诸如此类 。
这种做法 ,一方面 ,可以把我获取的信息 、积累的知识体系化地整理出来 ,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有序;另一方面,它们也可以成为有用的素材,也许将来哪一天就用得上 。
3. 观察日记
入门版
我今天去了哪些新的地方 ?它长什么样子 ,有些什么摆设和布置 ?
我碰见过哪些人 ,给我留下了印象 ?他们的外貌是什么样的 ?
进阶版
试着给自己碰见的人起一个“人设” ,去猜想他可能的身份 、经历 、故事 ,写一段简单的“他为何会在这里”的小故事 。
这种做法 ,非常显然,可以锻炼你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。
它的作用在于 ,把你零散的感官信息整合起来 ,构建起对一些场景 、地点的基本认知 ,以此来形成你对这个世界的框架 。
而进阶版则是一种很有效的文学创作的锻炼方式 。如果你有志于小说 、剧本等的创作 ,可以试一试 。
4. 灵感日记
入门版
我今天产生了什么想法,让我觉得特别有趣 ?
我是看到什么东西 ,才产生这个想法的 ?我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它吗 ?如果有 ,可以做些什么 ?
进阶版
这个想法跟我已有的其他知识和想法 ,是否能够融合 、碰撞 ,产生一些新的火花和结果 ?
这个方法可以帮你捕获每天的灵感和想法。十大网投平台信誉排行榜每一天 ,可能会产生数百到数千个想法 ,哪怕只有百分之一是有用的 ,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。
如果任由它们产生再消失 ,就像泡沫一样破裂 ,那就非常浪费。
不妨试着让它们“熵减” ,把它们变成有序的整体 ,去思考,如何能够让它们落地 ,在以后的某一天发挥作用 。
实际上 ,我的很多文章和课程内容 ,都来自于这些灵感的落地生根。
它们就像一颗颗种子 ,可能在当下没空去处理 ,但播种下来 ,再不断去翻阅 、联系 、碰撞 ,就能生根发芽,诞生出一些真正有用的想法 。
哪怕真的无法“用起来”,但积累这些灵感和想法 ,也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,让自己感到 ,每一天都是充实的 ,都能留下痕迹 。
5. 复盘日记
入门版
我今天做成了一件什么事情 ,得到了什么样的反馈 ?
在这件事情中,我面临了什么抉择 ,我是如何思考并作出决策的 ?
进阶版
从这件事情里 ,我可以抽象出什么模式 ,可以提炼出哪些经验 ,可能是对以后有用的 ?
这一点 ,可以帮助你把遇见过的经历 、解决掉的问题 ,最大限度地“榨取”它们的价值 ,内化成你的思维模型 。
从而 ,使得你付出的脑力和精力 ,以另一种形式储存起来 ,成为你的工具箱 ,在以后需要的时候,可以随时调用 。
最后 ,总结一下:
用有效的思考,来对抗思维之熵 。让大脑变得高度有序 ,才是对抗不确定性的法宝 。